English

加强朗读训练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

1998-08-26 来源:光明日报 黄孝英 我有话说

古人说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可见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,发展儿童的语言和陶冶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为此,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“三读”方法,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。

范读,引学生无意模仿。老师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,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激起学生的无意模仿。因而,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,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,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,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对小学生来说,给他们讲一千遍应该怎样读,也不如教师对学生的一次准确到位的范读。因此,我备每一节课时,都反复研读课文,把握准课文的内容重点和感情变化,力求范读时做到读音准确,节奏适当,吐词清楚响亮,处理好语音的高低轻重变化,读出感情,使学生受到感染,从而激起学生模仿的强烈欲望。这时,如果及时地让学生跟读,自读,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,会使学生的模仿更生动,更传神。

领读,引学生有意模仿。领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文变成有声有色、富有感情的口头语言。学生在跟读中自己纠正自己发音、语气和断句等方面的错误,掌握文中不同的人物,不同感情色彩的语句的朗读方法。如《燕子》中有一句话:“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。”这句话较长,学生不易断句,教学时就可以通过领读,让他们准确地读出这句话的意思。又如《董存瑞》舍身炸暗堡》中董存瑞有一句话:“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!”简短有力的话语,生动地表现了董存瑞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,也培养了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朗读的能力。

想读,引学生读出感情。这就是教师先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,告诉学生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想的,怎样想的,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,使学生受到启发,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。以教学《金色的鱼钩》为例。这篇课文内容易懂,感情丰富,特别像“老班长啃鱼骨头”、“老班长牺牲”等情节更是感人肺腑。如能读出感情来,则无须讲解,能使学生受到感染。我不仅进行了范读,而且给学生分析了老师读得有感情的原因:一是边读边想象,在脑海里形成动人的画面。二是透过外表看内心,不仅看到老班长的外表(语言、动作、神态),而且想到老班长内心的活动。三是进入角色,好像自己成了课文中的一员,好像自己就是老班长。实际上这就是教给学生读出感情的方法,学生用这种方法练习,自然而然地也就读出感情来了。

(作者单位: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